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服务保障 > 残疾军人 » 正文

在平凡岗位书写无声大爱

时间:2015-06-23 08:52:20 [ ] [ 打印 ] [ 关闭 ] [ 收藏 ]

“他们有的不知道白天黑夜,有的不认识亲人家属,有的不能自如地走路跑动,有的甚至连大小便都不能控制……从一上班我就知道,我面对的就是一个需要付出很多心力的特殊群体。”潘刚这样说出了自己的故事。

    潘刚现年50岁,是我院一病区的一名护理员。参加工作25年来,潘刚一直从事为残疾军人提供护理服务以及后勤保障的工作。在荣军医院这个大家庭中,潘刚兢兢业业、任劳任怨,把自己的一生当中最年富力强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残疾军人们,一年又一年,他已经成了残疾军人生活中最忠实的依靠。

【男护理员也细致】

在医院里只要一提起潘刚,医生和病人们都赞不绝口。一病区有30多名残疾军人,其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就有20多位,而病区的护理员只有3名,搬上搬下的体力活都要依靠他们去做。每天还要协助残疾军人刷牙洗脸、洗澡、擦背、翻身、处理排泄物……

    尽管工作中遇到过各种困难和辛苦,潘刚却说:“别看我身材不是很壮,但我一天能把一百六十多斤重的病人,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很多次。”在工作期间,潘刚学习了各种护理知识,使他能快速处理病人的各种突发情况,做好及时有效的护理。真诚付出的同时,潘刚也收获了很多。“残疾军人喜欢跟我唠唠家常,说说部队里的趣事;我也会说说老家宿迁的风土人情,感觉特别温馨。”他总说,以前看到一些病人生活不能自理,没人照顾,吃不好饭,床单脏了没人换洗,心里会难过好一阵。因此,他对病区的残疾军人总是周到细致,尽力给他们减少烦恼和痛苦。

【是护理员,也是家人】

刚刚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,朋友问潘刚:“护理员的工作又脏又累,每天要给别人喂饭吃药、洗澡擦身、端屎倒尿,为什么不换一份轻松的工作呢?”潘刚总是笑着回答:“我不仅是一名护理员,我还是他们的儿子、家人、朋友……残疾军人为国家、为人民做出过巨大贡献,应该得到更好的照料,他们需要我。”

    25年间,潘刚像照顾自己的家人一样,对待他的服务对象,甚至没有回老家过过一次春节。对于家人的惦念,潘刚总是让他们多理解。偶尔遇到特殊情况,他要连续上早中夜三个班,累了只能抽空打个瞌睡。有次潘刚体力不支,晕倒在工作岗位上,治疗了几天,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,可他却不顾医生的劝阻,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。

【后勤保障一把好手】

    潘刚不但做好生活护理工作,在后勤保障上也是尽心尽力。有一次,他看到残疾军人的轮椅车坏了,没有人会修理,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。于是他自己买来修车工具,悄悄地修好了轮椅车。从那以后,潘刚就多了一份心,备齐了各种修车工具,积攒了一大堆零件,自己摸索钻研修车技术,有时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,弄得全身油垢、满头大汗,他也不在乎。有时,医院职工的自行车出了问题,他也乐意无偿帮忙修理。

潘刚的业余时间并不多,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也全都用在了帮残疾军人购物上。哪家超市开在哪条路上,哪里东西最便宜、最实用,他都了如指掌。他常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,深受大家好评。

这些年来,潘刚把全部的精力和无私的爱,都奉献给了荣院的残疾军人们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无声大爱。